海棠文学 - 经典小说 - 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在线阅读 - 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59节

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59节

    若是在那里混不出名堂,就等于去镀金了。在西北军待几年,回来向朝廷举荐,入兵部或者其他部门,一辈子也不算碌碌无为。

    “夫人,国公府送来了些花,说是刚从暖房里拿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翠云的话打断了唐书仪的思绪,回头,就见几个小丫鬟一人手里捧着一盆,开得灿烂的花儿。她不由地笑,还跟翠云翠竹说:“前几天大嫂还跟我说,今年把暖棚交给二嫂打理,谁知道她全部种成了花儿,今年过冬,国公府的蔬菜要靠着咱们府里的暖棚了。”

    翠竹翠云也跟着笑。

    “让人看看暖棚里的菜长得怎么样了,”唐书仪又吩咐道:“回头往厨房送菜的时候,都往国公府送一份。”

    想了想她又道:“也往方大儒家送一份,就说是感谢方大儒对我们大公子的教导。”

    其实她还想往向大将军府里送些,但他们现在跟大将军府没有什么来往,忽然冷不丁地给人送菜,有些太刻意了。想一想,还是算了吧。不过还是得找机会跟向大将军府联系上,来往多了熟悉了,总好办事。

    过了几天,方大儒的夫人收到永宁侯府送来的,几筐子鲜嫩嫩绿莹莹的青菜时,有些懵,他们家跟永宁侯府没有来往啊,甚至她都不认识永宁侯夫人。

    “永宁侯府的来人说,这些是感谢我们家老太爷,对他们家大公子的教导。”方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说。

    方老夫人听后一愣,然后笑了,“这永宁侯夫人是个妙人。”

    即使她家老头子对那永宁侯世子有所教导,但一般人家送谢礼,都是赶上逢年过节,或者贺寿、家中喜事这种时候,送上厚厚的礼,大家心里都明白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像永宁侯夫人这样,不年不节地送礼,且是这种家常但却齁贵的东西。这种行为难免会有巴结讨好之嫌,但一点不让人讨厌。

    她想了想,然后跟身边的嬷嬷说:“我做的马蹄糕还有吗?”

    “有,九公子就喜欢吃您亲手做的马蹄糕,给他留着呢。”嬷嬷道。

    方老夫人摆了下手:“给永宁侯夫人送过去,就说我亲手做的,让他们尝尝鲜。”

    为人父母祖父母的,谁都在为自家孩子打算。永宁侯夫人送菜的举动,无非就是拉近两家关系,让她家老头子多教导永宁侯世子。她也想跟永宁侯府关系亲近,多结交几个权贵,说不定以后他们家的孩子就用得上了。

    方大儒从书院回来后,方老夫人就跟他说了这事儿,方大儒听后脸上的表情是一言难尽。他想不明白,唐国公的掌珠,永宁侯府的当家夫人,怎么做事情如此直白露骨?这么大剌剌的往他府上送礼。

    再想到上次发生的事情,他只能再叹息一声: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!”

    方老夫人重重地哼了一声,“我倒是觉得永宁侯夫人是个妙人,坦荡直率。你若是不喜她送的这些东西,晚膳你不吃这些东西就是。”

    方大儒:“……”

    暖棚这种东西,普通富裕人家都建不起,而他一向提倡节俭,更不会让家里建那种烧钱的玩意儿。所以入了冬他几乎就没有吃过蔬菜。现在想想那绿莹莹的东西,就口舌生津。

    方老夫人见他无话可说了,笑道:“所以说永宁侯夫人是个妙人,送的东西你想拒绝都难。行了,吃了人家的东西,回头好好教导人家的孩子就是。”

    方大儒忽然也笑了,觉得对比起来,自己确实有些太迂腐了,他道:“想来永宁侯世子跟他母亲学了不少,做的文章都通透开阔了很多。”

    这边唐书仪收到方老夫人送来的马蹄糕也很高兴,这一来一回,关系就建立起来了。等过了年出了孝,她再找机会拜访下方老夫人,关系就更密切了。

    她不觉得这有什么,她也确实是在巴结方家。但是,为了给孩子找个名师,巴结一下人怎么了?在现代,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,都快卷成狗了。她这才哪到哪儿啊!

    她盘算着,萧玉宸光方大儒一个老师还不行,得给他再找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老师,这个人非齐良生莫属了。

    齐良生曾是科考状元,妥妥的学霸加考霸,又在官场上沉浸这么多年,朝堂政治那些东西定然门儿清。有他教导,无论是对他们家大公子的科考,还是以后进官场,都绝对受益匪浅。

    但是怎么让齐良生同意教导萧玉宸呢?虽然他同唐国公府关系不错,但也没有不错到帮着唐国公府教导外孙的地步。

    得好好谋算一番。

    第117章 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!

    若是你想做一件事,对这件事越关注,那么你就越容易找到做成这件事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是前世唐书仪从一本书里看到的,叫做机会大师理论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理论,她曾经是实践的验证者,结果是它是正确的。因为你对一件事关注了,就会去研究去琢磨,时间长了就会从中发现一些机会。当然,这个机会你能不能抓住,抓住了有没有资本和能力做好,就是另一说了。

    自从想让齐良生指导萧玉宸,唐书仪就开始研究齐家。

    齐家在前朝的时候,也是上京大族,但因为朝代的更迭开始没落,直到齐家出了个齐良生,这个家族又跻身于上京的上层。而且,看齐良生现在的发展势头,以后进内阁的可能性很大,到时候,齐家会更上一层。

    扎根上京多少代的家族,自然庞大。齐家主支旁支加起来估计要几百人。不过齐良生这一脉的人并不多,上面一个老母亲,下面一个嫡亲的弟弟和几个出嫁的姐妹,然后就是他的子嗣。

    齐良生亡故的夫人陈氏,出身不是很高,为他生了两个儿子。他有两房妾室,各生了一个女儿。

    两个儿子,大儿子是学霸,十八九岁就中了进士,现在在翰林院刷履历。二儿子因为从小体弱,且是在祖母身边长大,自小就被祖母宠着护着,养成了纨绔。

    唐书仪反复想了齐家的情况,最后觉得突破口在齐良生的二儿子身上。

    她听萧玉铭说过,齐二想经商,跟齐良生说了,齐良生说考虑,但过去好些日子了,也没有给回复。唐书仪觉得,齐良生应该在经商方面不擅长,且没有资源给到齐二,所以才没有给回复。

    齐良生没有资源,她有啊!她自己就是资源。且,计划开的会所,或许可以考虑让齐家参一股,毕竟齐良生有人脉,还是个招牌。

    有了想法,唐书仪就开始行动。这日,她在用膳的时候跟萧玉铭说:“有些日子没有见到齐二和严五了,在做什么呢?”

    萧玉铭听了她的问话,马上警铃大作,以为她套自己的话呢,就心里紧张面上随意地说:“没做什么,就在家待着呢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夹菜的手微微一顿,这答案一听就有问题。就那两个小纨绔,能安安分分地在家待着?明显有问题。但她面色没有任何改变,道:“有些日子没见他们了,怪想的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心里一紧,他怀疑他们做的事情,已经暴露了。

    “这两日带他们过来,我见见。”唐书仪又道。

    萧玉铭:“……好,好。”事情绝对暴露了。

    母子俩各怀心思,萧玉宸和萧玉珠在旁边看戏。

    用过晚膳,一家四口又坐一起聊天,萧玉铭内心战战兢兢,唐书仪心里猜想几个小纨绔又干什么了,萧玉珠和萧玉宸继续看戏,膳后聊天环节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。

    等兄妹三人走后,唐书仪跟翠竹说:“明日抽时间套一套砚台的话,看我们家二公子又在干什么大事呢。”

    翠竹笑着应是,翠云也在旁边笑。

    而萧玉铭回了自己的院子,就斜靠在椅子里想,事情到底是怎么暴露的。想了一会儿,他看向立在一边的砚台。

    砚台被他看得心发毛,紧张地问:“二公子有什么要吩咐奴才的?”

    “是不是你告的密?”萧玉铭问。

    砚台连忙摇头,“没有,奴才这几日与您形影不离,不可能告状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狐疑地又看了他一眼,砚台一副坦荡的模样。萧玉铭又看了看石墨,石墨也连忙保证,他绝对没有告密。萧玉铭想了一会儿想不出个所以然,只能作罢。

    第二日一早,他如往常一样,卯时起床然后去练武场练武,身边还跟着砚台。萧玉铭在练武场练武,砚台在边上也有模有样地打拳。

    翠竹到的时候,砚台的拳正打得虎虎生风。她站在假山后面看了一会儿,然后就露出半个身子,朝砚台招手。砚台见了心就是一紧,但侯夫人身边大丫鬟喊他,他不敢不去,只能硬着头皮偷偷过去……

    过了没多长时间,翠云就从练武场的另一边回了世安苑,见到唐书仪后,就汇报了从砚台那里问到的情况:

    “梁健安死后没多长时间,二皇子就处置了长平公主的那个面首孔文哲,以及皇商孔家。孔家被处置了,往宫里供茶的皇商就空下来了,二公子他们三人拿出所有私房钱,正在谋划替代孔家,成为往宫里供茶的皇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正在喝茶,听到最后一句话,一个没忍住就把口中的茶喷了出去,还被呛了一下,连连咳了起来。翠竹翠云见状,连忙给她顺背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她总算缓过来了,然后问翠竹:“进行到哪一步了?”

    翠竹:“二公子三人拿出所有私房钱后,觉得钱太少,正准备拿屋里的东西出去卖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:“………”

    茶这一行自古以来水就深得很,更何况是黄商?三个啥也不懂的纨绔,竟妄想入这行,还直接做皇商,真是不知道死活啊!还好没有开始,不然赔得他们裤衩子都不剩!

    不过,这也是个机会,收拢齐二的机会。

    早膳还如往常一样,一家四口一起。用过早膳,唐书仪把萧玉铭留下,说:“一会儿把齐二和严五叫来家里,我好长时间没见他们了,怪想的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:“……娘,谁跟您说的?”

    唐书仪哼了一声,“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啊,想卖茶,还想做皇商。知道茶的分类吗?知道什么地方的龙井最好吗?知道碧螺春什么时间采才是最好的吗?知道茶怎么制作怎么保存吗?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这一连串的问题砸下来,萧玉铭脑子嗡嗡的,缓了一会儿他说:“严五和齐二两人要经商,正好碰到孔家这事儿,我们三个一合计,觉得替代孔家也不是不可以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简直不知道说什么了,还不是不可以,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!

    “你们什么也不懂,就不怕被人坑了?”她问。

    萧玉铭脸上带了些戾气,“谁敢!”

    唐书仪:好吧,纨绔有纨绔的思维。

    第118章 就挺一言难尽的

    唐书仪看着萧玉铭那带着些戾气的脸,心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!

    “齐二和严五是不是正准备变卖东西凑钱?”唐书仪问。

    萧玉铭一听这话,脸上的戾气更重了,他娘连这事儿都知道,绝对身边出了叛徒。

    唐书仪见状,又道:“不是别人,是你自己暴露的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一脸懵,他什么时候暴露的?

    “昨日我问你齐二严五在家干吗呢,是真的好长时间没见他们了,想他们了,而你却因为心虚说了假话。”唐书仪跟他解释:“你说他们两个在家待着呢,就他们两个那性子,会在家待着?随便一想就有问题,然后我就让人查了查。”

    “娘,你这也太敏锐了。”萧玉铭一脸苦色。

    唐书仪哼了一声,“我这叫敏锐?若是在战场上,或者跟那些老狐狸打交道,你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,都能出卖你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皱着眉头若有所思,唐书仪又道:“所谓的不露声色,不是你脸上摆出一个正常的表情就可以了。要想不让人看出你内心真实想法, 表情、眼神、身体每个部位的细小动作,都要如往常一样,不露分毫破绽。还有说话的声音以及内容,都要注意有没有异常。”

    这次萧玉铭是真的受教了,他认真地道:“娘,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喝了口茶,又道:“知道了不代表你就会了,这种事儿,要练,要琢磨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又重重地点头。

    唐书仪见他如此认真,觉得若是以后他真的把不露声色掌握得如火纯青,回来骗自己怎么办?想到这里,她又自嘲地笑了下。孩子大了就得放手,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,到时候她也就没有必要管那么多了。

    “赶快去把齐二和严五叫过来,我跟你说,晚了你们定然会闯出一个,你们自己都收拾不了的祸事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声音带了严厉,萧玉铭没有问太多,马上起身往外跑。昨天他们三个商量好了,今日去卖东西,说不定他们两个已经在当铺了。

    他带着砚台和石墨,风风火火地出了府,找了好几个当铺才找到齐二和严五,两人正在跟当铺的伙计讨价还价。

    见到他,齐二连忙拉着他小声问:“你带了什么东西?这当铺太坑人了,我的一个羊脂白玉玉佩,才给一百两银子。我跟严五的东西加起来,卖了也不够。”

    “露馅了。”萧玉铭道。

    齐二没懂什么意思,问:“什么露馅了?”

    萧玉铭:“我娘知道了我们的事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