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文学 - 言情小说 - 权臣之妻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41

分卷阅读241

    “少夫人……”吞吞吐吐的。

顾晗觉得她怪怪的,便问:“怎么了?”

“……奴婢刚才去书房时,听到三少爷和孙先生交谈……”她有些紧张,还不自觉咽口水。

……很不像平时的桃红,在顾晗眼里,她聪明又稳重,举止一向得当适宜。

“继续……”

顾晗停下脚步,等她开口。

桃红长出一口气,似乎下定了决心:“他们说,杨大人的父亲逝于昨夜了。”

“杨大人?”

顾晗猛一下没有反应过来。

“……杨若杨大人。”

主子唯有的几次和杨大人说话,都是由她相陪的。桃红下意识就认为,主子应该知道这个事件。

顾晗:“……”

前世的杨家虽然衰败了,但杨思远却没有出过什么意外。这一世,杨若还好好的,杨思远却死了!

真的是因为她的重生而受到的影响吧。

远方的天空悠远湛蓝,广阔无垠。人们在它的俯视下,渺小到可怜。

“少夫人,您没事吧?”

桃红看顾晗愣愣的,忙上前扶住她。

顾晗摇摇头,坐在美人靠上歇息。

张居龄走过来,丫头们都屈身行礼。他到了顾晗身边,揉揉她的头发,“晗儿,我要去杨府一趟。”

“干什么?”顾晗接的很快,像是还在想事情。

“杨阁老死了。他对我有赏识之恩,朝堂上又帮我许多,我于情于理都该去吊唁。”张居龄停顿了一会,又说:“杨阁老死的突然,杨若估计会乱了章程,我去帮帮他。”

“……好的。”

顾晗起身给张居龄整了整衣领:“路上注意安全。”

张居龄“嗯”了一声,低头亲了亲妻子的额头,转身就走了。等上了马车,才发觉有些不对劲。

妻子的表情过于镇定自若了,他得知了杨阁老的事还震惊了很久,她却问都没有问一句。难道,杨思远的前世也是这样死的。

第176章176

杨思远身居高官,平日的为人又不错。前来吊唁的人就特别多。杨若作为杨家的独子,穿着齐哀服,和几个堂兄弟一起跪在灵堂前烧纸。桃花眸里满是血丝。这几日天气变寒,又接连阴雨,父亲重病受不得一点冷意,竟然是高烧不退,吐血、抽搐……活活折磨而死!

他一想到父亲临死前的惨状,就压抑地浑身发抖。

杨家出嫁的女儿里,属四姑娘杨真嫁的离家最近,她也是第一个赶过来的。和夫君顾景文一起,着手筹备父亲的后事。除了打发小厮骑马去各亲戚府邸报丧,还有入殓、守铺、搁棺、居丧、谢孝等事宜,忙的不可开交。

张居龄坐马车到了杨府门前,踩着梯凳下来,就看到顾景文正在迎送来往的宾客。

“三叔。”

他大步走过去,拱手行礼。

“你来了?”

顾景文头上扎着孝带,和他说话:“……月溪在灵堂。”侄女婿在顾家学堂念书时就和小舅子的关系好,他都知道。

张居龄点点头,迎了一声:“我先去拜祭杨大人,再去找月溪。”

顾景文伸手招个小厮,让他给张居龄带路。

张居龄到杨思远灵前上了香,和杨若去了外间,问他:“我前几日在衙门碰到你,不是还说杨大人的身体有好转了,怎地如此突然?”

杨若喉咙发紧:“冷热病本来就凶险……宋大夫也毫无把握。发作起来,一点办法都没有。父亲吃不进去东西,还时常的吐血。实在太受罪。”他甚至觉得父亲死了都比煎熬地活着强。

父亲是很骄傲的人,平时做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……他眼睁睁看着自己连去净房方便都要人跟着伺候,心里应该很难受吧。

张居龄不是多话的人,这样的情形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只拍拍他的肩膀,“逝者已逝,活着的更该保重。”

院里传来喧哗声,德顺小跑着过来禀告杨若:“少爷,您赶快出去迎一迎,凌王爷和严大人来府里给老爷吊唁了。”

杨若眸光冰冷:“他们的消息倒灵通。”父亲前脚一走,他们后脚就跟过来了,倒显得很情深义重似的。

张居龄看了眼杨若:“月溪,我陪你过去。”

杨若“嗯”了一声,俩人挑帘子往外走。

朱高知身穿月牙白莲叶纹直缀,头戴青玉冠,俊秀斯文。要是身后没有成群的护卫,还真以为他是普通的富家少爷了。严良跟在他右侧。

杨若紧走几步,拱手行礼:“凌王爷安好,劳驾您和严大人来一遭,我父亲泉下有知,会很欣慰的……”

朱高知嘴角一抽,笑了笑:“杨大人客气,同是在朝为官,杨阁老遭此意外,真是让人遗憾。”

杨若桃花眸微眯,右手一伸,把俩人往灵堂的方向让。罪魁祸首大摇大摆进来杨家……他却要笑脸相迎。

还真是窝囊!

忿恨和无奈充斥在胸口,杨若的下唇都要咬出血了。

“月溪。”

张居龄拽了他一把,及时提醒:“……你要振作。”凌王爷和严良已经往这边看了。

午时左右,定远侯府的王致远兄弟俩,顾临和顾景然等人也到了。大家次第上完香,被管家请去了厢房喝茶。

裕王爷是和小侯爷徐沛一起过来的,他们俩是路上遇见的。

“月溪,请节哀。”

徐沛上过香,和一旁的杨若说话:“擅自珍重。”他很少叫杨若的字,认识多少年了,俩人要好或闹翻时都没有过。

他也不明白心里是怎么想的。大概有些愧疚吧。

杨若拱手:“多谢小侯爷挂念。”徐沛害过杨家,也帮过。起因皆是因为父亲。现在父亲死了……恩怨也就两清了吧。

杨思远的嫡长女杨柔远嫁南京,快马加鞭的,直到深夜才进了杨府。她见了杨夫人先抱着哭了一通,才去了父亲灵前。

“父亲……不孝女儿回来了。”

杨柔哭的凄惨:“您不是说等年底了还要给女儿发压岁钱吗?怎地说走就走了。女儿想你了怎么办?还能去哪里找您?”